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提升全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有效減輕地質災害風險,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F就《方案》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方案》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統籌做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明確要求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2023年1月,黃坤明書記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度珖刭|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指出,要以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減輕地質災害風險為主線,聚焦“隱患在哪里”“結構是什么”“什么時候發生”等關鍵問題,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信息化,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隱患識別、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基層防災能力建設。這為我們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以來,通過實施《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我省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大幅減少,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有效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受全球變暖、極端天氣常態化的大環境影響,我省“龍舟水”和臺風等極端天氣將越發頻繁,在人類工程活動疊加影響下,全省地質災害仍將呈多發態勢。同時,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依然存在先進技術手段應用不夠以及隱患識別、監測預警和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等薄弱環節,綜合防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內,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二、《方案》制定經歷了怎么樣的過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全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減輕地質災害風險,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2022年3月,省自然資源廳啟動《方案》編制工作。經過大量實地調研、政策研究和專題討論,形成了《方案》(征求意見稿)?!斗桨浮罚ㄕ髑笠庖姼澹┙浾髑?1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直和中央駐粵有關單位意見后,形成《方案》(送審稿)。2023年2月,省自然資源廳向省政府呈報《方案》(送審稿)。3月10日,省政府審定《方案》,并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
三、制定《方案》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隱患點、風險點、風險區防治重點,健全完善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汛期防御體系,加強科技創新,強化源頭治理和風險管控,加大各部門協同防御力度,整體提升全社會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災害風險,推動平安廣東建設,為奮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目標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四、《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是什么?
2025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00個鄉鎮1:10000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和不少于100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實施一批行業風險點綜合治理工程,建成立體化監測、標準化會商、一體化預警、網格化管理的“四化”監測預警體系,健全完善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工作機制,形成一批實用性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技術成果,探索建立以地質災害風險防控為主線的綜合防治體系,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五、針對目標任務,《方案》提出了哪些針對性的重點工程和重點措施?
《方案》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分級管理,共防共治”“ 強化統籌,突出重點”“ 預防為主,風險管控”“ 創新驅動,科技支撐”五項原則,在國家和省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框架下,結合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6大工程、19項重點措施。
(一)實施地質災害風險隱患調查評價工程。《方案》提出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遙感早期識別、行業地質災害風險點專項調查、重點區域地質災害綜合調查、風險隱患動態排查4項重點措施,努力構建多手段、多尺度、多災種、多行業、多應用的調查評價體系,切實提升地質災害風險隱患識別能力,有效解決“風險隱患在哪里” “結構是什么”的問題。
(二)實施地質災害風險隱患監測預警工程。《方案》提出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體系、構建風險隱患雙控群測群防體系、推進風險隱患專業監測網絡建設3項重點措施,建成立體化監測、標準化會商、一體化預警、網格化管理的監測預警體系,切實提升精細化預警服務能力,有效解決“災害什么時候發生”的問題。
(三)實施地質災害風險隱患綜合治理工程。《方案》提出推進隱患點綜合治理、開展行業風險點綜合治理、建設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示范縣3項重點措施,努力構建珠三角隱患點“即查即治”、粵東西北隱患點“能治盡治”、行業風險點“共防共治”的綜合治理體系,大幅減少受威脅群眾。同時,建成一批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示范縣,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全方位提升地質災害綜合治理能力。
(四)實施汛期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攻堅工程。《方案》提出深化地質災害防災科普培訓、強化地質災害臨災轉移避險、開展“龍舟水”地質災害防御攻堅戰3項重點措施,主要通過強化防災科普培訓和臨災轉移避險,有效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同時,針對 “龍舟水”,集中力量,全力攻堅,重點部署防御攻堅戰,切實提升汛期防災避險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
(五)實施地質災害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工程。《方案》提出健全完善地質災害技術支撐體系、構建地質災害風險防控創新平臺、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成果集成轉化應用3項重點措施,目的是要加強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探索建議全國領先的省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基地、滑坡野外科學觀測站、風險隱患雙控信息化服務應用系統;圍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痛點難點問題,加強科學研究,形成一批實用性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技術成果,明顯提升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科技創新水平。
(六)實施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制度保障工程。《方案》提出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有效遏制新增風險隱患、構建風險隱患雙控管理體系3項重點措施,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加強源頭管控,實現風險隱患雙控管理,推動形成合力防災、源頭管控、風險隱患雙控的地質災害防治融合機制,有效提升地質災害防治綜合管理能力。
六、有哪些保障措施,確?!斗桨浮讽樌麑嵤??
為了順利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方案》提出5項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統籌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持續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強化地質災害管理水平。省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制訂本單位管理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年度計劃,切實抓好組織實施。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成立本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加強協調溝通,制定政策措施,明確職責分工,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做好資金保障。《方案》部署的任務中,屬于省級事權工作任務,由省直相關部門聯合省財政廳另行研究并按程序報批。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政府要依據事權與支出責任,統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資金保障。合理增加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資金來源,支持避險搬遷項目所需拆舊復墾指標優先交易,對經批復的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在工程施工范圍及施工期間采挖的砂石土,除項目自用外,多余部分允許依法依規對外銷售,銷售收益優先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各級財政部門要建立本級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監管機制,保障地質災害防治資金??顚S?,防止挪用濫用。
(三)加大政策支持。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要推進落實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綠色通道制度,加快項目立項、審批、資金撥付等環節,推動項目盡快實施。加大對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用地的保障力度,避險搬遷項目所需的用地指標統一由省予以保障。省統籌安排部分用地指標用于獎勵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突出的地區和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示范縣。
(四)強化監督評價。建立情況通報機制,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執行慢的地區或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對防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或部門進行通報表揚。依托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監管服務平臺,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承擔單位不良問題通報制度,強化對項目承擔單位的監督管理。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嚴格落實各項管理規定,對項目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
(五)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和公益活動,增強公眾對地質災害的防范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加深群眾特別是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認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地質災害防治的良好氛圍。
七、《方案》實施第一年重點要完成哪些任務?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又將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納入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明確提出“對20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工程治理,完成30個重點鎮、3000平方公里的1:10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的目標任務。在《方案》實施落地的第一年,重點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遙感早期識別試點、重點鎮1:1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省市縣標準化會商室建設、隱患點和風險區專業監測、隱患點綜合治理、“百名專家聯千村”科普培訓行動、首屆地質災害防治“南粵論壇”等工作,以期圓滿完成2023年省十件民生實事,確保三年行動開好篇、起好步。